人类智慧和科技创新,一切让人感觉有不便利、束缚的东西,最终通过科技进步都会解决掉。比如之前是有线电话,现在是无线电话;之前电脑既笨重又贵,现在电脑速度既快又便宜。现在人们处于电子世界,可以说处处用电,离不开电,但是为电器充电着实让人烦恼。凡是让人们不便利有烦恼的地方就有商机,相信无线充电未来商机无限!
一、让生活更便利就是价值
在100年前,需要用电的不少企业有两位CEO,一位是首席执行官,一位是首席电力官(ChiefElectricity
Officer),由于没有可靠稳定的电网存在,首席电力官要负责解决公司的供电问题。而今天当我们面对广泛分布的电力网络的时候仍有苦恼,就是虽然电能的获取并不困难,但是电能的大规模、高密度存储仍是一个难题,而需要用电的应用越来越多,需要用电池的设备越来越多。于是我们面对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——给电子设备充电。传统的充电必须使用充电线,而如今每个人周边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如此之多,更有许多互不兼容的充电接口,诸多的充电线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无线充电以其简捷和便利受到关注。
无线充电的普及意味着为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,这种便利就是价值,一个近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孕育发展中。
根据IHS
的预测,到2019年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金,到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千亿人民币。而2015年市场规模仍不足20亿美金,到2018年之前总市场将保持50%-200%的增长,势头十分强劲。
二、驱动加速与待解之题
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并非刚刚出现的新技术,早在19
世纪末发明家尼古拉·特斯拉已经发明了特斯拉线圈,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。在今天的社会中,无线充电产品也广泛被消费者接受,比如牙刷和无线充电剃须刀一类的消费产品今天已经不是新鲜事。也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支持无线充电技术,这将逐步拉开无线充电产业发展的大幕。我们认为无线充电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,接下来促进技术得到大发展的契机有三条:
1. 驱动力换挡,无线充电发展动力正在从产业的推动变为消费者拉动;
2. 一系列重要产品不断问世,而苹果的智能手机也有望加入无线充电阵营;
3. 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开始支持无线充电。
而无线充电的在技术与市场上都有未解的难题,这些难题的一个个解决将对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刺激,我们站在这个时间节点,可以看到未来对无线充电形成刺激的会有:
1. 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无线充电技术路线何时完成升级,由便利性差的磁感应方式演化到更自由的磁共振方式;
2. 电动汽车领域更多的创新者在积蓄力量,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怎样落地,商业进程迎来突破。
3. “泛在充电”成为现实,对充电功率和健康影响的评估形成标准,让电能真正无处不在。
三、驱动力:从产业的推动变为消费者的拉动
市场上目前最大的变化在于,无线充电正在逐渐从产业者推动升级为消费者拉动的模式。IHS针对无线充电的市场接受情况在2014 与2015
年连续两年做了市场调查,向美国、英国、中国的消费者每年投放1000 分问卷,得到的调查结果显示,2014 年仅有37%智能机用户知道无线充电,2015
年这个比例上升到76%。
四、消费电子与车载产品前仆后继支持无线充电
消费电子领域最早可以使用无线充电的产品应该是上世纪90
年代就有的电动牙刷,以及后来出现的电动剃须刀。这些产品的耗电功率小,充电设计相对简单,而并没有一定的设计标准让业内遵照。
随着无线充电方案技术瓶颈的不断突破,无线充电有望成为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乃至整个物联网设备的标配。在iPhone 8和iphone X搭载无线充电技术后,无线充电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。除了苹果、三星、华为引领潮流外,手机等消费电子无线充电场景已经形成,无线充电标准逐渐融合以及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,这些因素将共同催化手机无线充电行业迎来拐点。
在开车过程中寻找充电线是一件既不安全又不方便的事,而汽车行驶中经常需要使用的导航地图耗电量又较大,所以在车舱内支持无线充电可以解决许多消费者的痛点。目前已经有多款车型宣布支持车舱内的无线充电,其中包括凯美瑞ESport、Jeep
自由光、凯迪拉克ATS-L,宝马7 系、雷克萨斯NX 等。
在这些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与车舱内使用无线充电,对消费者来说有四大好处:
1) 无线充电更容易使用,充电的操作大大简化,易用性提高;
2) 不用有线的充电插口,产品可以实现全封闭设计,防水性能大大提升;
3) 省去了电源插口,不会产生冲击电流,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;
4) 有可能与NFC 结合用于近场通信,这对于在车舱内的无线充电好处更加明显,可以实现手机与汽车的互联。
五、无线充电市场巨大
根据IHS 的预测,到2019 年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突破100 亿美金,到2024 年市场规模接近千亿人民币。而2015 年市场规模仍不足20
亿美金,到2018
年之前总市场将保持50%-200%的增长,势头十分强劲。同时,在新能源汽车的确定性趋势下(保有量达到亿级),如果无线充电渗透率可以快速提升,凭借车用无线充电产品数千美金的单价,届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市场。